添加益生菌制剂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益生菌是指通过改善机体微生物和酶的平衡,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病能力抑制,对人和动物机体有医疗和保健效果的微生物。动物用益生菌制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替代饲用抗生素之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对幼龄反刍动物的影响
新生反刍动物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促进其瘤胃发育、提早断奶和调节瘤胃的pH。常用的益生菌制剂是乳酸菌制剂。乳酸菌较致病菌更耐受酸性条件,可在较低pH 下存活。乳酸菌除产生有机酸外,还可产生次生性代谢产物和抗微生物蛋白,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肠道病原菌和调节肠道的pH。
(1) 促进瘤胃发育和提早断奶
瘤胃的发育程度对幼龄反刍动物能否迅速适应固体食物具有重要意义,其发育程度主要依赖于与纤维性日粮的接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刺激,而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则需要相关的细菌和底物。Martin等发现,添加Yeasacc能增加VFA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例。幼犊在断奶前,使用的益生菌制剂具有促进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和提高瘤胃功能的作用。其中主要益生菌制剂为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啤酒酵母,有时也添加米曲霉的提取物。给黑白花犊牛饲喂含乳酸菌的发酵乳30 d,其反刍时间显著增加。
(2)调节肠道pH
反刍动物刚出生时,消化道处于无菌状态,胃肠道pH近似于中性,这种环境有利于肠道病原菌微生物生长繁殖。然而,一旦对其使用乳酸菌素等益生菌制剂,就会在幼犊胃肠道内迅速构建起有益微生物种群并维持一定程度上的平衡,从而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入侵到肠道并定植。此外,乳酸菌还可产生次生性代谢产物和抗微生物蛋白.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肠道病原菌和调节肠道pH值。一般来说,日粮应激的影响程度与乳酸杆菌的数量成反比关系。
(3) 产生有益代谢物
有些微生物制剂还能产生多种次生产物,而这些产物的产生对于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抑制具有一定的作用。乳酸菌类除产生有机酸外,还能产生多种次生I生代谢产物和抗微生物蛋白,能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成;粪肠球菌也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外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抑制单核乳酸菌、无乳链球菌及许多有机体的生长。给犊牛饲喂酵母培养物可以为乳酸利用菌提供生长因,犊牛添加米曲霉提取物,能提早断奶,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
2 对成年反刍动物的影响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它们通过饲料或动物间接触进入瘤胃。反刍动物益生菌种类很多,包括瘤胃及非瘤胃来源的细菌培养物以及细菌、酵母、真菌的混合产品等。大量研究表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制剂能提高产奶量和促进乳品质效果。
(1) 防控疾病
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对反刍动物的某些疾病具有调节作用。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乳酸菌素类益生菌制剂,可降低奶中体细胞数,因此具有减少奶牛隐形乳房炎的作用,而且不会产生类似抗生素的药物残留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牛奶的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2) 提高产奶量及乳品质量
在奶牛养殖中,微生物增奶剂可通过微生物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调控胃肠道菌群平衡、减少疾病产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饲料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转化利用。
(3)促进增重,提高育肥性能
饲喂反刍家畜微生物添加剂发酵精料后,可调节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参与动物机体内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矿物质元素代谢;产生多种酶类、维生素、酸类和氨基酸等;增加血液中钙和镁离子质量浓度,减少钾含量从而改善矿物质吸收等,提高动物机体对饲料的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促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
注文章转自牧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