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动物最大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也是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最多的部位。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具有密切的互作联系,一方面,宿主给肠道微生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能帮助宿主消化食物,抵御病原菌,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胆汁酸和维生素等代谢产物,从而调控宿主的生理健康并影响疾病发展。本文主要就仔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分布、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种类与作用,以及益生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功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仔猪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仔猪肠道微生物
仔猪在出生前胃肠道是无菌的。仔猪在出生后,一些来自于母体产道及环境中特定的兼性厌氧菌(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就迅速定植于其肠道内,并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随后厌氧菌(如拟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和梭菌)开始定植,形成简单的微生物区系。仔猪肠道微生物受宿主遗传背景、饲粮成分和生长环境等影响,仔猪断奶前的肠道微生物以厌氧菌为主,断奶后随着仔猪的生长发育不断发生变化,最终与宿主建立和谐的共生关系。研究认为,仔猪肠道中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属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占90%以上。仔猪不同肠段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且管腔微生物和黏膜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存在差异,肠黏膜中普氏菌属、粪球菌属和柔嫩梭菌属要多于肠道内容物。小肠因具有pH、氧含量和抗菌物质的水平高于大肠以及食糜在此滞留时间较短等特点,决定了小肠中微生物以快速生长的兼性厌氧菌(梭菌属和变形杆菌门)为主,并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小肠中微生物数量为104~107 CFU/mL。而大肠是肠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部位,以拟杆菌科和梭菌属为主,微生物数量达到了1011 CFU/mL。
注文章转自动物营养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