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7月是我国的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持续出现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梅雨季节时,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也容易发霉。
此时,饲料在加工、储运、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霉变。饲料一旦霉变,不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还会引起动物腹泻、假发情甚至中毒、死亡的症状,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专家给了我们如下的建议:
霉菌主要在温度为20-30℃、湿度在80-100%、水分大于13%、pH在1.5-8.5之间繁殖生长,要想减少霉菌的污染,就要控制饲料所处的环境条件。
贮存饲料的仓库要求空间大、通风良好、阴凉、干燥,最好用木板架隔离地面10cm高的位置放置。地面要用防水材料覆盖,室温控制在15℃左右,湿度在70%以下。
必要情况下可以添加防霉剂。防霉剂分为两种,接触性和气化型。接触性一般指的是有机酸及其盐类,比如丙酸及其盐、甲酸及其盐、柠檬酸等。其中丙酸及其盐最常见,不仅能使霉菌脱水,还可以阻止其繁殖。
养殖户喂料时,要做到少食多餐。还要经常清洗料槽,防止霉菌污染。
注文章来袭:饲料添加剂网